近几年的审核项目中小型企业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比例逐渐的增加。说明随着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严峻,反之说明机遇也越来越多,多数小型企业已经认识到要提高市场的能力和经营水平,则要提高企业本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的能力,引入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已被小型企业认可。
但是在对小型企业的审核,发现也有些小型企业对引入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性不明确,还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1、 有的小型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拿到了认证证书是为了竞争项目,投标时加分,也有的是为了对付客户对其质量保证能力的考核。这时的这些小型企业心急火急的要求咨询服务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根本不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应用要求。获证后,认证证书和以往那些政府部门发给的金字标牌一起,上墙高高挂起自我感觉良好。对体系的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性无人再管。还有些企业存在着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就是在每年的外审前几天,发动人员加班加点的补记录、造假记录。造成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的实际运行完全两张皮。在企业的内部员工中产生负面的影响,造成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抵触的情绪。
分析上述存在的情况,原因主要是企业的高层管理(小型企业就是老板)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知识不够,也有认为质量管理体系高深,不知道如何做,花钱请来咨询服务人员快速做好文件但无法运作。
另外,小型企业原来是低层次的小作坊转过来的,管理基础很差、管理手段缺乏、管理措施落后,老板都要身兼总经理、供销部长、生产部长等职,并要在生产现场上窜下跳累死累活指挥,但管理效率不高。下面几个管理人是消防员,那里出现问题就冲到哪里救急,事后没有分析也没有预防措施等。没有过程控制概念。甚至有的老板认为能买张证书还要好。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也看作了政府发给的金字标牌的光环一样。
像上述的不足,首先要这些小型企业的老板更新质量管理的意识,要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资料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的人员素质。需要切切实实的对自己的企业现状、特点、能力等进行分析,聘请具有与自己企业相关的专业管理知识的咨询人员辅导,制定出有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管理,进行过程的控制。并且要坚持不懈的执行力
2、小型企业客观存在组织机构简单,家族式。各岗位职责不清、人员流动大、产品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生产设备简陋、检测设备配置不足等。因为上述原因,即使建立了与企业相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阻力。
像上述的不足,首先老板的管理意识要更新,打破家族式的网络 ,引用有专业的人才或启用企业内部有才华的人员。根据小型企业的特点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对各层次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和老板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达到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统一行动,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力,不受任何皇亲国戚的干扰,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另外作为管理层老板也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对引入人力资源、生产设备改进、检测设备的完善及对生产现场的整顿等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小型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才会使自己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市场的信誉,达到已有的顾客的满意度及被潜在顾客所接受,保证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