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预防概念的沿革
ISO 1400l:2004标准对“污染预防”定义如下: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 ”
与IS0 14001:1996标准相比,“污染预防”的概念在表述方法上发生了变化,包括:
1.进一步明确污染预防的目的是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
2.将“污染”变成更加明确的“污染物或废物”;
3.增加了源削减或消除、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生等污染预防的方式和途径,优先层次更加明确。
污染预防是环境方针承诺的内容之一,是组织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组织在制定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时应体现的基本思想。污染预防要求组织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贮存、运输、使用及废弃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及废物的产生。
污染预防的目的是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从而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污染预防可采用或综合采用各种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来实现。污染预防的手段可包括:污染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
二、污染预防的优先顺序
对源的削减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避免废物和排放的产生,并节约资源。通常,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在避免废物和排放的产生以及节约资源方面可获得双倍效益。例如,欧盟ROHS与WEEE指令要求电器企业改进产品设计,以方便拆卸和处理;电镀工艺以三价铬代替六价铬,避免了国家规定的一类污染物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等。
在某些情况下或对某些组织而言,通过源的削减实现污染预防可能不实用。此时,组织应当从污染预防的角度确定各种方法的优先等级。
ISO 14004:2004给出了优先性排序:
a.源的削减或消除(包括环境上合理的设计和开发,材料替代,过程、产品或技术的变更和有效使用,以及能源和材料的节约);
b.内部再利用或再循环(材料在过程或设施设备运行中的再利用或再循环);
c.外部再利用或再循环(材料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再利用或再循环);
d.回收和处理(为了减少其环境影响,从现场内、外的废物流中进行回收,对现场内、外废物的排放进行处理);
e.控制机制,如在经过许可的条件下进行焚烧或有控制的处置。
以上污染预防措施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避免污染物/废物的产生(源头控制)。进行源头控制,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时采取产品替代,采用无污工艺,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辅材料组织生产,避免污染物/废物的产生,如用太阳能代替燃煤发电,用纸包装代替塑料包装等。
第二层次,减少污染物/废物的产生量(过程控制)。组织可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实现闭路循环等,尽可能减少污染物质/废物的产生量,如电镀厂用逆流漂洗代替顺流漂洗,加强设备管理减少废品产生量等。
第三层次,减少污染物/废物排入环境的数量(末端治理)。即使对组织的与环境有关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有时仍无法避免污染物的产生。这就要求组织通过污染治理设施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末端治理,尽量减少其排入环境的数量,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因为末端治理的费用相对于前两种方法来说十分高昂。
组织开展污染预防工作,应按上述优先级原则选择采用污染预防措施。采用一种方式方法往往不能达到污染预防的目的,因而组织应结合自己的情况,综合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措施开展污染预防工作。
三、污染预防与环境管理体系
污染预防主要指从生产的源头消除污染的产生并使其最小化的行动。对于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污染预防是实现环境绩效改进的有效手段与工具,它能够将改进环境绩效的工程手段与财务工具结合起来,在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内实现最优的技术和最佳的结果。
对于实施的污染预防项目。要应用污染预防效益矩阵,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权衡。与传统的末端治理方法相比,污染预防项目在环境方面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绩效:在质量方面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评估,以寻求最佳结合点;在成本方面通过减少处理费用,节约原材料和资源等方法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降低风险。在污染预防效益矩阵中,将由于实施污染预防节约的成本分为4类:O级为正常的或直接的成本,l级为隐藏成本,2级为未来责任成本,3级为无形成本。通过有效地实施污染预防项目,可以将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组织的管理融为一体,实现环境、质量、成本、业绩等方面的最佳结果。例如,国内某著名白酒企业在实施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结合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出能够以白酒丢糟为原料的环保锅炉,既有效利用了资源,又解决了生产用能源问题,每年为企业创造效益千万元以上。这些节约的费用包括节约采购煤油的费用(O级成本),对SO,监测的费用(1级成本),丢糟所造成的污染(2级成本),员工对公司环境文化的认同与环境意识的提高(无形成本)等。
总之,通过在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下持续有效地应用污染预防技术,有利于帮助组织从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向低消耗低投放低污染高产出的精细型生产经营模式转化,使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量最小化。认证机构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引导获证组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技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认可机构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培训机构和咨询机构开展相关污染预防技术与管理的信息服务工作,要求审核员与咨询师提高环境管理与污染预防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从而提高获证组织的环境管理水平,并与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与认证工作紧密结合,提高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声誉与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