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2008-04-18 00:00:00
摘 要:定置管理是现场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定置管理的起源和含义,对定置管理的六大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即工艺研究、人物结合的状态分析、对咨询媒介的分析、定置管理设计、定置实施、定置检查与考核。并从两个方面提出开展定置管理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定置管理;生产现场;工艺研究;资讯媒介
企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场所,即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水平标志着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近年来所有生产企业都在抓现场管理,以建立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现场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定置管理。
1 定置管理的起源及其含义
定置管理起源于日本,从50年代开始,根据日本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实践,提出了定置管理这一新的概念,后来又在应用的基础上,发展了定置管理,把定置管理总结和提炼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于1982年出版了《定置管理入门》一书。以后,这一科学方法在日本许多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它以物在场所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完整的资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文明化、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定置管理是“6s”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是“6S”活动的深入和发展。
2开展定置管理的步骤
开展定置管理应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2.1进行工艺研究
工艺研究是定置管理开展程式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的加工方法、机器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研究,确定工艺在技术水平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分析是否需要和可能用更先进的工艺手段及加工方法,从而确定生产现场产品制造的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工艺研究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对现场进行调查,详细记录现行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察,对现行方法进行详细记录,是为工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所以,要求记录详尽准确。在调查过程中可运用工业工程中的一些标准符号和图表来记录,则可一目了然。
(2)分析记录的事实,寻找存在的问题,对经过调查记录下来的事实,运用工业工程中的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方式,对现有的工艺流程及搬运路线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方向。
(3)拟定改进方案,在提出改进方向后定置管理人员要对新的改进方案作具体的技术经济分析,并和旧的工作方法、工艺流程、物品存放区位和搬运线路作对比。在生产工序进行实践试应用,确认是比较理想的方案后,才可作为标准化的正式方法进行实施。
2.2对人、物结合的状态分析
人、物结合状态分析,是开展定置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定置管理要在生产现场实现人、物、场所三者最佳结合,首先应解决人与物的有效结合问题,这就必须对人、物结合状态进行分析。
在生产现场,人与物的结合有两种形式,即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直接结合是指需要的东西能立即拿到手,不存在由于寻找物品而发生时间的耗费。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结合则需要资讯媒介的指引。资讯媒介的准确可靠程度影响着人和物结合的效果。
按照人与物有效结合的程度,可将人与物的结合归纳为ABC三种基本状态:A状态,表现为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例如,操作者使用的各种工具,由于摆放地点合理而且固定,当操作者需要时能立即拿到或做到得心应手;B状态,表现为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或尚不能很好发挥效能的状态。例如,一个操作者想加工一个零件,需要使用某种工具,但由于现场杂乱或忘记了这一工具放在何处,结果因寻找而浪费了时间;C状态,是指人与物没有联系的状态。这种与人没有联系的物品与生产无关,不需要人去同该物结合。因此,定置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消除c状态,改进B状态,使之都成为A状态,并长期保持下去。
2.3 开展对资讯媒介的分析
资讯媒介就是人与物、物与场所合理结合过程中起指导、控制和确认等作用的资讯载体。由于生产中使用的物品品种多、规格杂,它们不可能都放置在操作者的手边,如何找到各种物品,需要有一定的资讯来指引;许多物品在流动中是不回归的,它们的流向和数量也要有资讯来指导和控制;为了便于寻找和避免混放物品,也需要有资讯来确认,因此,在定置管理中,完善而准确的资讯媒介是很重要的,它影响到人、物、场所的有效结合程度。
人与物的结合,需要有四个资讯媒介物:第一个资讯媒完整为原则,物形为大概轮廓、尺寸按比例,相对位置要准确,区域划分清晰鲜明;③生产现场暂时没有,但已定置并决定制作的物品,也应在图上表示出来,准备清理的无用之物不得在图上出现;④定置物可用标准资讯符号或自定资讯符号进行标注,并均在图上加以说明;⑤定置图应按定置管理标准的要求绘制,但应随着定置关系的变化而进行修改。
2.4.2资讯媒介物设计
资讯媒介物设计,包括资讯符号设计和示板图、标牌设计。在推行定置管理,进行工艺研究、各类物品停放布置、场所区域划分等都需要运用各种资讯符号表示,以便人们形象地、直观地分析问题和实现目视管理,各个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应用有关资讯符号,并纳入定置管理标准。在资讯符号设计时,如有国家规定的(如安全、环保、搬运、消防、交通等)应直接采用国家标准。其他符号,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产品特点、生产特点进行设计。设计符号应简明、形象、美观。
定置示板图是现场定置情况的综合资讯标志,它是定置图的艺术表现和反映标牌,是指示定置物所处状态、标志区域、指示定置类型的标志,包括建筑物标碑,货架、货柜标牌,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标牌等。它们都是实现目视管理的手段。各生产现场、库房、办公室及其他场所都应悬挂示板图和标牌,示板图中内容应与蓝图一致。示板图和标牌的底色宜选用淡色调,图面应清洁、醒目且不易脱落。各类定置物、区(点)应分类规定颜色标准。
2.5定置实施
定置实施是理论付诸实践的阶段,也是定置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2.5.1 清除与生产无关之物
生产现场中凡与生产无关的物,都要清除干净。清除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应本着“双增双节”精神,能转变利用便转变利用,不能转变利用时,可以变卖,化为资金。
2.5.2按定置图实施定置
各车间、部门都应按照定置图的要求,将生产现场、器具等物品进行分类、搬、转、调整并予定位。定置的物要与图相符,位置要正确,摆放要整齐,贮存要有器具。可移物品,如推车、电动车等也要定置到适当位置。
2.5.3放置标准资讯名牌
放置标准资讯名牌要做到牌、物、图相符,设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要以醒目和不妨碍生产操作为原则。
总之,定置实施必须做到:有图必有物,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分类;按图定置,按类存放,帐(图)物一致。
2.6定置检查与考核
定置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定置成果,并使之不断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定置管理的检查、考核制度、制订检查与考核办法,并按标准进行奖罚,以实现定置管理的长期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定置管理的检查与考核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定置后的验收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不予通过,必须重新定置,直到合格为止;二是定期对定置管理进行检查与考核。这是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它比定置后的验收检查工作更为复杂,更为重要。
定置考核的基本指标是定置率,它表明生产现场中必须定置的物品已经实现定置的程度。其计算公式是:
定置率=实际定置的物品个数(种数)/定置图规定的定置物品个数(种数)×100%
3 开展定置管理的注意事项
定置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这种持久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在针对某个生产现场,它的定置管理始终要随着生产现场实际需要进行随时完善或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为了使生产更为流畅,衔接更加稳定,更加地适应实际生产现场需要,这就需要有关定置管理人员要坚持进行工艺研究,定期对资讯媒介、对人、物结合的状态进行分析,并随时收集生产现场的定置管理反馈意见,用来不断地完善定置管理,使生产现场以最简易的工作方式产生最大的经济价值;其二是现场的生产人员在执行定置管理有关要求时要持之以恒,这是定置管理是否能起到实际效果的基础。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按照规定做到物有处,操做有序,协调有方,使生产现场的每个人都处在A状态,并长期保持下去,才能完全体现出定置管理的实际价值。
另外要将人本管理和定置管理结合在一起应用,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人的日常行为习惯,需要考虑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人的先天的或是很难改变的一些情况,例如身高问题或左手习惯者等应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其二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个别人员的非大众性质的行为习惯,这种情况需要个人努力和集体帮助,使其尽快的改变自己的操作习惯,融入集体的生产当中。
总之,定置管理的科学应用可以促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团结的生产团队的形成;反过来一个好的工作团队也是定置管理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生产中发挥显著效果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