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园地

检查表的作用、种类及主要内容

发布: 2006-09-22 00:00:00

 

一、检查表的作用

1.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

审核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抽样检查。抽什么样本、每种样本应抽多少数量、如何抽样等问题都要通过编写检查表来解决,而且这一切都要为达到审核目标服务。因此,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是检查表的首要作用。

2.使审核程序规范化

编制检查表已成为国际上进行管理体系审核的一种通用做法,ISO 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第643条规定,审核组成员应准备必要的工作文件,用于审核过程的参考和记录,这些工作文件包括检查表等,从而使审核程序进一步规范化,对减少审核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3.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

审核员根据检查表进行审核,不致偏离审核目标和主题。在现场审核中,有很多实际情况和问题很容易转移审核员的注意力,有时甚至迷失大方向而在一些枝节  问题上浪费大量时间。这时,检查表可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

    4.保证审核进度

    审核过程是一项高节奏而紧张的活动,不允许就某一问题、某一条款花费过长时间。事先把审核内容排列成检查表,可以按调查的问题及样本的数量分配时间,使审核按计划进度进行,起到备忘录的作用。

    5.作为审核记录存档

    一次审核的检查表可为以后编写检查表提供参考资料。审核员可在检查表上记录现场审核情况,也起到审核记录的作用。认证机构可将其作为审核工作合格评定的重要输入,认可机构可将其作为检查认证机构审核工作是否有效的客观证据。

    6.树立审核员的职业形象

    在审核过程中,有了检查表,调查研究就会有的放矢,提问题、查看文件和现场审核也会更有针对性,抽样更具有代表性,工作更具条理性。这一切都能为审核员树立起一个熟练的专业审核员的职业形象,也体现出审核员的审核技能。

    7.减少审核员的偏见和随意性

在审核过程中,有时由于审核员的特长或兴趣偏好,或由于情绪和感性因素,可能出现对感兴趣而熟悉的内容审核时间很长,而对不感兴趣或陌生的内容审核时间过短,甚至一带而过的情况。检查表有助于避免这种问题。

 

二、检查表的种类

I.按标准条款编写的检查表

此种检查表是编制其他检查表的基础,且通用性较强,可以在审核管理体系文件或专项检查时使用。此类检查表可直接将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的所有要求作为问题提出。

    2.按过程编制的检查表

    ISO 9001标准鼓励组织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视为过程,输入、输出、资源、活动成为一个过程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素。编制此类检查表时,对每个主要过程应充分体现PDCA的管理思想。

    (1)策划阶段(P)是否策划输入及相关要求;②是否策划输出及相关要求;③是否策划资源方面的要求;④是否策划活动的具体要求。

    (2)实施阶段(D)是否按要求配置资源;②是否按规定控制过程;③输入、输出是否按规定的要求实施。

    (3)检查阶段(C):是否按策划对过程的四个要素进行了相关的监视和测量。

    (4)改进阶段(A):当过程未达到策划的结果时,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3.按部门编写的检查表

虽然有多种审核方法,如自上而下审核、自下而上审核、上下结合审核,以及正向或逆向审核等,但通常按部门进行审核,按部门编写的检查表是最常用的检查表,这种检查表编写的原则是:过程方法+PDCA+抽样调查。

审核员应通过查阅管理手册、相关程序文件、职能分配表、组织机构图、审核计划、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往的检查记录(可行时)等文件和资料,了解受审核部门的主要过程。要使用PDCA的思路,对每个主要过程进行展开。如可行,应检查过程是否有效的客观证据。同时,审核员应掌握抽样调查的方法。

 

三、检查表的主要内容

检查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查什么和怎么查的问题;另一部分为审核记录。管理体系标准的条款号、检查内容和审核记录应相互对应。对资深审核员来讲,由于对检查内容比较清楚,实际操作中对此部分内容可不填写或作简单填写。

审核员应在检查表中记录下述信息:受审核部门的组织结构,人员职责,主要活动、过程、资源,主要文件,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等;所会见的关键人员;文件编号和修改版号;设备名称、编号及其校准标志;物品的标识;抽查文件/信息/设备的接受者;人员的识别;参照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版本号;工作环境;对不符合情况的详细记录。

 

四、检查表中常见的问题

    1.没有完全覆盖受审核部门的主要过程。

    2.没有完全覆盖受审核部门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

    3.审核的途径比较混乱,逻辑思维不清楚。

    4.检查内容可操作性不强。

    5.完全拘泥于检查表,审核时过于机械,生搬硬套检查内容。

    6.完全抛开检查表的检查内容,审核时自由发挥。

    7.事先将检查表内容透露给受审核方。

    8.审核记录不完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