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2006-08-03 00:00:00
其中,标准培训和文件修编是两个重点过程,文件修编是实现体系转换的关键环节,标准培训是文件修编的基础。当然,培训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能理解标准的要求即可。
通过以上分析,可提出标准转换工作计划,如表一。
二、转换实施
1.培训过程
培训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件编写前的标准培训,二是体系文件发布后贯标培训。二者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修编体系文件做准备,学习的材料(输入)包括ISO 14001:2004标准、《认证机构实施依据新版GB/T 24001国家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转换指南》、(ISO 14001:1996和ISO 14001:2004的比较》、相关法律法规等资料,目的(输出)是理解标准,了解新版标准与原版标准的差异(如图2所示),过程的主体是文件修编人员;后者是在体系文件发布后进行的文件学习和标准学习,目的是促进文件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保证体系试运行正常进行(如图3所示),过程的主体是与体系有关的所有人员。
体系文件的修改与新增文件的编写是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转换的关键环节,应当引起体系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文件修编人员应依据2004版标准要求对原体系文件进行识别,确定修改的必要性。凡是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都应该在体系文件中得到确认,并结合组织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产生新版体系文件,过程如图4所示。
(1)对照ISO 14001:2004标准4.1、4.2要求,评审环境方针的适宜性,必要时进行修改,并按4.2要求传达学习。
(2)对照标准的总体要求以及各要素的变化,对环境管理手册进行适当的修改。
(3)根据相关要素内容的变化及要求,对对应的管理程序(体系文件)做相应的修改。
(4)ISO 14001:2004标准4.5.2(合规性评价)是从ISO 14001:1996标准4.5.1(监测和测量)分解出来的独立要素,体现了2004版标准对满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视,此处应编写《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经过修改的文件及新编文件按照组织的文件审批程序通过审批,并发布执行。至此,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转换第一阶段结束,环境管理体系按照2004版标准要求运行。
3.内审过程
体系运行大约3个月后,组织应进行一次内部审核,以检验体系的有效性并发现改进的需求。在此过程,应特别注意2004版标准所明确提出的要求是否在试运行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如法律法规的识别与应用、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合规性评价等。
4.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在内审之后组织一次管理评审,对组织的新版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及改进的机会和有关体系修改的需求进行全面评审,并确定相关的决策和行动。
5.转换审核
经过组织的内审、管理评审等自我评价,以及相应整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后,组织可向认证机构提出转换审核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