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如何在体系框架的指导下,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呢?GB/T 24001:2004标准(以下简称新版标准)的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伴随的有害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特别时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新版标准要求对可能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加以识别,并进行科学的程序化管理;在程序中,应规定如何确定组织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并针对已确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状态制定应急准备响应预案,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发生,从而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1996版标准要求:“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可以看出,新版标准强化了对应急准备与 响应程序的持续确认和评审,以确保应急预案和程序的科学适用性。
新版标准还要求,在可行情况下对应急预案进行试验,试验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如进行实地应急演习、计算机模拟演习和对程序的实施过程进行试验等。总之,应急准备与响应条款为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提供了管理框架和机制,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和预案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组织实现安全生产和防御环境污染风险的能力。这也是摆在每一个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组织面前的一个可以持续改进的课题。
大量审核实践表明,我国相当一批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应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相当普遍的问题,例如:
1.有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但内容较为空洞,无相应的预案支撑,可操作性差,或应急程序文件(包括预案)的系统性、科学性差。
2.紧急状态辨识不充分。例如,仅辨识了最为典型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火灾,但没有充分反映紧急状态的环境影响,如危险化学品的大量泄漏、环保设施失灵等。
3.应急试验、演习不能达到效果。许多组织的应急 演习局限于消防设施(特别是灭火器)的使用培训,并没有针对相关紧急状态策划有针对性的演习预案,在演习过程中未能对应急管理进行相应的检验。例如,针对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和预案适用性的检验,针对员工应急和风险意识的检验等。演习实施过程流于形式,未能实施良好的过程控制和演习后的总结。
4.应急培训不到位,员工应急意识普遍差。
5.程序和预案中有应急响应内容,但无应急准备内容,即程序中仅就一旦发生紧急状态如何进行应对进行了描述,但未对如何预防事故和紧急状态的发生,如何确保应急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进行程序化。
6.未对应急准备响应程序实施定期评审和必要时的修订。
7.现场应急资源不充分。
8.与应急相关的组织机构(包括人员职责)不明确等。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范围的规定,谈几点看法。
一、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紧急状态的确定
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到三种时态、三种状态进和七种不同的环境因素类型。组织应充分识别和评价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根据识别出的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确定相关的事故和紧急状态。在进行相关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紧急状态确定时,可以进行以下调查工作。
1.调查区域政府和开发区的内容。
① 所处地域的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水源、排水系统、道路交通状况等。
② 区域平面布局:功能区划分、易燃易爆危险品分布、工艺流程分布、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安全距离。
③ 运输线路:区域道路、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区域码头、安全防护距离。
④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烧性、爆炸性)正常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条件。
⑤ 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震动、异常情况),危险性大的设备,电器设备(短路、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
⑥ 特殊设备:锅炉、高压气瓶等。
⑦ 库区:油品库、危险品库等。
需要根据以上内容对相关信息进行调整、分析,从中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状态,并为预案编写做好准备。
二、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和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应根据确定的事故和紧急状态,针对每个有关的紧急状态进行编制。对于一个系统中存在多个污染/危险源的情况,应考虑到每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充分估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业及作用的后果,是否会引发更大规模或更严重是事故,寻找出潜在的导致事故的因素并作为预案编制的相关材料。在预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因方便救援等原因而要求设备停运、停电等。这些非正常操作,以及是否会引发不良后果,或其他不同类型的严重事故,也应考虑之内。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应不断对预案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其科学适用性。
应急准备的内容也非常重要,应急准备工作可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并在事故发生之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此而产生的环境影响。在应急准备程序和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资源的确保往往是被忽略的问题。应急资源可包括通讯设备、急救设备、抢修设备、消防器材、防护用品、测量设备、标志等。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确保其科学合理性,针对组织不同的事故和紧急状态进行分析编制。预案内容可包括通讯联络方案、事故处置方案、应急疏散标志和出口要求、现场急救、现场清洁与净化、恢复和善后等内容。事故发生之后的清洁和善后工作应纳入相关的预案内容,使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并防止相关的环境影响持续发生。
关于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4月8日发布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5.编制内容
5.1基本情况
5.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5.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5.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5.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5.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5.7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5.8危险区的隔离
5.9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5.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5.1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5.12应急救援保障
5.1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5.14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5.15应急培训计划
5.16演练计划
5.17附件
三、应急知识培训和应急演习
应急知识的培训应强化应急意识和事故发生时对应措施的操作落实,内容可包括预案的作用、本区域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事故的预防措施、发生事故时相关人员的职责、如何启动紧急报警系统、发生事故时员工及公众的应对措施、防护用具的使用、自救与互救知识、指挥信号的知识、疏散的路线等内容。
应急演习的目的不应局限于培训,应同时起到检验的作用,如检验组织和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适应性及相互支援协调的程度,检验测试应急设备的可靠性,检验组织指挥、专业救援和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等;同时,证实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等。
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演练得到预期的效果,演练计划必须细致周密,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和应该配备的器材应组成统一机动的整体。因此,应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演练的设计、演练过程的监督和评价。
演练情况设置应根据真实现场的基本情况,尽量与实际相符,并考虑突发情况,即与现场发生的事故类型、各种可能的后果、现场的硬件设置相符。要保证每一个参加援救的人员都有机会参加演练,有重大事故潜在危险的场所,还应保证场所中的其他人员也参加演练,熟悉疏散的路线和各种指挥信号,减少事故发生时的恐惧心理。整个演练过程应有完整的训练记录,作为训练评价和制定未来训练计划的参考资料。
演习结束后,应适时作出评价。一方面,由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专家参加评价,对演练的每一个程序进行考核、评价,演练后与演练者公同进行评价和总结;另一方面,也要由非受训部门应急人员参加,为训练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提供参考意见。
应急管理已成为企业风险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这一运行平台,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科学体系地控制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影响,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