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陈家琪最近很忙。作为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宣传标准成了陈家琪工作的主要内容。“几乎天天都在开会。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的宣传是一个重要方面,还有就是其他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在赶往机场的路上,他说道。
同样很忙的还有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数次被电话打断。“几乎都是企业打过来的,咨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的有关事宜。为了忙这个标准,我连‘五一’假期都搭上了,更别提周末了。”董金狮说。
他们忙碌的原因就是从6月1日起,“限塑令”将开始正式实施,与此同时,3项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将与“限塑令”一起登上历史舞台。我国塑料袋产业正昂首走进新时代。
突出环保、安全和质量要求
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3项国家标准分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GB21660-2008)、推荐性国家标准《塑料购物袋》(GB/T21661-2008)和《塑料购物袋的快速检测方法与评价》(GB/T21662-2008)。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有3章是强制性条款,构成了强制性国标的主要内容。
“这3章强制性条款主要针对塑料购物袋的环保要求、安全要求以及标识。”陈家琪说:“环保要求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限塑令’规定的塑料购物袋厚度不得低于0.025毫米,之所以将这一条款作为环保要求,是因为这一厚度指标对于环保和减少白色污染至关重要。”
新标准中,要求企业在塑料购物袋上作出相应的声明,如“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请多次使用”等内容的环保声明;如“为了避免和防止窒息等危险,请远离婴幼儿”等、直接接触食品塑料购物袋应标有“食品用”字样,警告语和安全性说明。
陈家琪指出,使用声明的方式是遵循了国际惯例,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使用声明的方式有两个目的,一是体现企业的责任意识;二是对消费者有一个宣传教育和提醒的作用,比如塑料购物袋在超出一定尺寸以后,婴幼儿玩耍时套在头上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需要提醒消费者引起注意。
对标识进行强制是该系列标准的一大特点。“这主要是基于环保、安全的要求。”陈家琪说:“有关产品的规格、公称承重、材质等,都是由企业自己进行标识。标准只是信息标识方式进行了统一,这对企业的诚信意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以公称承重为例,如果企业自己标识的是5公斤,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消费者装4公斤的物品就出现了破损等质量问题,那只能说明企业自身的诚信不够。”
据陈家琪介绍,《塑料购物袋》是一个产品标准,对产品的相关要求作出了规定。《塑料购物袋的快速检测方法与评价》主要针对的是非实验室检测的方法,主要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和非专业质检人员的快速评价,便于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时作出初步判断。
“关于标准的技术要求,所有企业基本上都能达到,也不需要企业额外投入过多。以前市场上多是价格竞争和恶性竞争,标准实施以后,行业的发展就会更加规范。”陈家琪说。
印刷规定成为新的门槛
新标准中,专门对塑料购物袋的印刷质量作出了规定:塑料购物袋的标识要用醒目的颜色,应不易褪色或脱落;可以采用印刷或喷涂等方法,但应不损害塑料购物袋的性能;有印刷的塑料购物袋其印刷的油墨应均匀,图案和文字应清晰、完整,印刷剥离率小于20%。
“这将成为新的市场门槛,很多企业将因此面临淘汰的危险。”董金狮说,目前全国生产塑料购物袋的企业有6万家左右,但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规模企业仅1500家左右。由于行业门槛过低,使得整个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董金狮分析指出,标准对企业在印刷上提出要求以后,行业的门槛一下子就提高了。投资建一条塑料袋生产线,一台设备一般在2~3万元左右,但上一台印刷设备,一般需要10万元左右。成本的增加会让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与此同时,我国对印刷设备有着严格的资质管理。企业如果要申请印刷设备,必定在一些硬件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印刷工艺比较复杂,要求也比较高,一般企业都很难达到。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两种选择:请别人代为印刷或者自己升级改造。前者会使企业的利润降低,缺乏竞争力,后者需要企业加大投入,很多企业会有心无力。”董金狮说。
与此同时,新标准还对塑料购物袋的规格、公称承重作出了公开标识的规定,这将规范企业使用回收塑料生产塑料购物袋的行为,因为即使达到了0.025mm厚度的要求,还有公称承重等指标对其进行了限制。
行业影响力开始显现
虽然在标准是否会对行业产生冲击方面存在分歧,但陈家琪和董金狮一致认为,“限塑令”的实施,必将对塑料袋产业带来大洗牌。“虽然‘限塑令’还没有正式实施,但前期的一些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董金狮说。
据了解,这种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规模以上的企业,其影响是正面的,表现为订单在增多,需要扩大规模才能满足订单的需要;规模处于中间的企业则持观望态度,等待国家的相关配套政策以期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国家标准的要求等;大约20%的小企业则面临生存压力,已经开始向更加偏远的地区转移,以期能降低生产成本。
“‘限塑令’的实施,一个突出的影响是塑料袋的使用会减少,预计在个数上大概会减少2/3,这给其他材质的购物袋提供了市场空间。”陈家琪说:“限塑令的初衷是为了环保和节约资源,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的同时,也要谨防其他材质购物袋的环境污染,如纸质购物袋,它的前期工艺污染同样十分严重。”
焦点链接
39种食品用塑料制品已实行QS市场准入制度
在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之前,另一项与塑料制品相关的重要措施已经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了。这就是一次性塑料餐盒等39种食品用塑料制品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制度,即QS(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无论是‘限塑令’还是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能通过QS的企业一般都能达到要求,这也是目前整个行业里最不需要担心的一批企业。”董金狮说。据了解,生产食品用塑料包装制品的企业全国大概有3700多家。但是其中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大概占到1/3左右。
目前市面上还允许销售未贴QS标志的产品。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时,最好选择有QS标志的,没有QS标志的产品,可用一些简单的办法自己鉴别。
例如,合格的一次性餐盒光洁度,强度比较好,手撕不烂,无异味;家里常用的保鲜膜,合格的用火点燃就会往下滴油,烟不大,劣质的往往不容易点燃,没有滴油的现象,烟会很大。
据悉,6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中,专门要求直接接触食品塑料购物袋应标有“食品用”字样。按照国家规定,“食品用”塑料购物袋还需要QS市场准入制度。“这在客观上能对行业起到规范的作用,也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洗牌。”董金狮说。